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不容漠視的海洋環境保育

誤闖底刺網之後的命運!!   朱雲瑋先生提供

全世界鯨類擱淺現象相當普遍,大英博物館自一九一三年建立擱淺鯨類紀錄以來,己知世界上有一萬多頭鯨豚擱淺,但實際肯定遠遠不止於此。而人類的傷害讓鯨豚精神緊迫導致擱淺絕對脫離不了一定程度的關係。
維護海洋生物資源育意義重大,不僅影響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完整,更是為了留給後代子孫更豐富的自然資源。然而,即便現今生態保育意識高漲,近年來海岸污染影響海洋環境問題依舊,如:塑料垃圾以及漁網誤捕等因素威脅,海洋生物族群漸漸式微,每位居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人們,除不濫捕殺保育類動物外,更應積極愛護我們生存的環境。
今天分享一支影片,是朱雲瑋先生提供2012年10月2日在萬里桐做生態調查時拍攝到的底刺網影片。再讓朱先生告訴我們影片的故事:

影片PO上網朱先生便解釋,礙於法令並顧及所搭乘潛水船隻的安全,他們無法將網具割除,僅能將還活著的魚解開放走。並說他們發現這個海域大約有 4-5 張這種底刺網,且是法令早就禁止的網具!很無奈竟然在國家公園的範圍內發現拍攝到。
然而,為什麼朱先生無法拆除呢?
因為潛水船只要一靠近,岸上放網的主人就開始注意。等他們離開後就會去巡視,如果網具有損傷,不賠款官司就打不完了。當天朱先生一行人才上船,船家便很緊張直問沒有破壞網具吧?原來船長說上一組有正義感的潛水員才賠了一萬五千元!!

此外,朱先生還熱心提供過去幫漁業署清除過全國各礁區覆網所拍攝的海底世界,這些照片第一眼讓我內心震撼久久,堪稱為美麗海洋背後不為人知的海底墳場。照片是2010年6月在墾丁國家公園砂島拍攝。諷刺的是位於國家公園內,旁邊就是砂島生態保護區!
這兩尾魚張大嘴想盡最後一分力氣掙脫這張鬼網(Ghost Net)。即便網具已毀損不堪,仍纏繞著珊瑚礁,造成珊瑚礁壞死,也持續屠殺著魚類。朱雲瑋先生提供

註:(Ghost Net)鬼網就是因人為疏忽、損毀而到處漂流的網具,雖已損毀,但仍足以使魚隻持續掛網而死亡,因此稱為鬼網。

朱先生說:
「倘若今天為了生活而捕獵,無從置喙。但明明違法偷掛網卻又不去巡視、收網,任憑魚隻死亡、腐爛在魚網上… …」他相當感嘆這種看待生命的態度,難怪大多數的人永遠學不會珍惜,遑論尊重生命?

而政府為了這些非法漁具,每年花費數百萬以人工方式清除,也僅能清除冰山一角。至今,本島與南方四島內仍存在一堆拆後再放,永遠也拆不完的網具!

網具都已深陷魚體內,可想而知牠死亡前的痛苦有多大…而這些海洋生態往往因為多數人看不到而被忽略。朱雲瑋先生提供

近海地區是人類活動密集區域,加上沿海污染嚴重,是非常容易造成海龜因網具或人工垃圾纏繞、誤食而受傷,包括鯨豚,珊瑚也是
所以環保不僅陸地上要推廣,更需對被海洋環境污染造成衝擊的海洋生態
有所關懷。因此,海洋生態保育與岸際環境污染維護怎能再漠視?而明訂的法規怎能一再被挑戰?



松柏港救援侏儒抹香鯨 不幸死亡

松柏港救援侏儒抹香鯨「blue」死亡

http://www.tanews.org.tw/info/7865
台灣動物新聞網TANews
5/25日在台中松柏漁港南堤岸旁擱淺的侏儒抹香鯨「blue」由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平教授與志工團隊,連夜護送回台南四草救援池進行後續救治。不幸於27死亡。
26日晚間八點許,成大鯨豚研究中心志工團隊協助侏儒抹香鯨「blue」進行醫檢。一度好轉的「blue」在池中漂浮著暫不需要人員進池幫忙保定。    Jerry Shih提供
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平教授表示:這頭侏儒抹香鯨身上確實有鯊魚咬過的傷痕不過還不至於造成真正擱淺原因。
當晚漂浮於救援池靜養的「blue」狀況沒有太大變化,經過志工一晚下水保定監測後一度狀況改善,也不再需人員水下保定。並於26日晚間進行醫療檢查抽血以及給予灌水和寶礦力保持體力。
原待血檢報告出爐再依所需治療;只是狀況尚未很穩定的Blue不幸於27早上1118死亡。之後將進行解剖採樣瞭解病理診斷。
另外,根據松柏港發展協會理事長梁國銘先生說:其實在發現這頭侏儒抹香鯨擱淺的地點常發生鯨豚擱淺,只是過去發現的擱淺鯨豚大都是死亡擱淺,這次很幸運發現這隻是活體擱淺。

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急徵志工】臺中松柏港侏儒抹香鯨擱淺 成大鯨豚研究中心護送回四草救援池


臺中松柏港侏儒抹香鯨擱淺
成大鯨豚研究中心護送回四草救援池

岸巡人員獲報抵達現場,確實發現一頭侏儒抹香鯨擱淺在灘岸,全身多處擦傷,先行搶救!
臺中市政府農業局網站截取
http://www.agriculture.taichung.gov.tw/ct.asp?xItem=1452477&ctNode=1381&mp=119010

5/25下午3點多,民眾通報海巡署中部地區巡防局第三海岸巡防總隊松柏漁港安檢所:「在松柏漁港南堤岸旁,發現一隻鯨魚擱淺」。
岸巡人員獲報抵達現場,確實發現一頭侏儒抹香鯨擱淺在灘岸,全身多處擦傷。先行搶救並聯繫中華鯨豚救生協會,同時也聯絡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平教授前往協助救援。

王建平教授與多名志工趕赴現場,初步判斷2公尺多的雄性侏儒抹香鯨呼吸心跳正常,無明顯外傷。隨後與志工團隊將鯨豚載運護送回台南四草救援池進行後續救援。
全球性的海洋浩劫乎呼之欲出,侏儒抹香鯨因人類捕鯨活動而受威脅,也因人類的捕魚行為和污染而遭受傷害。海洋環境保育問題不容再漠視!
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提供

透過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助理解說:侏儒抹香鯨很容易受驚嚇,志工也在水箱裡照顧著鯨豚;因此車速不宜太快。
王建平教授和幾位志工連夜小心護送,於凌晨2:48才進救援站
體長245CM、體重156kg侏儒抹香鯨會自行漂浮游泳,但因呼吸狀況不穩定還是需要人員保定及池邊24小時觀察記錄。


【擱淺侏儒抹香鯨 需要大家的幫忙】
中心緊急徵召志工排班進行侏儒抹香鯨的保定照護工作。
因目前救援照護仍須24小時排班在水池中替鯨豚進行保定,
每2小時一班,每一班最少1-2人。
人手嚴重不足,急需熱心志工加入!!
無經驗的一般民眾也可參與幫忙,中心會指導照護工作!!
同時歡迎有興趣的志工前往
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臉書線上班表排班。

成大鯨豚中心電話: (06) 2840732 or (06) 2840733

侏儒抹香鯨小學堂:
型態特徵
侏儒抹香鯨是體型最小的鯨。
甚至比一些海豚體型還小,極易與小抹香鯨混淆。

剛出生的幼鯨體長約1公尺。
成體長度大約2.12.7公尺,體重達135275公斤左右。

侏儒抹香鯨體型較小,但軀體較粗壯。
頭部近似於方形,眼睛後方有擬鰓裂(假鰓)


喉下有數條短而不規則之皺摺。
下顎較小,牙7-12(偶見13)位置低,彎且尖銳。
上顎牙齒退化(偶見3對退化的上領齒)

噴氣口的噴氣低矮且不明顯。
背部呈藍灰色或暗灰色,
腹白,背鰭突起(大於體長5%),似鐮刀形。

自然史
通常出現的群頭數少(不到10隻)。
體長達2.1-2.2公尺時性成熟,育幼期5-6個月。
食物主要為魷魚,
烏賊或章魚偶食小魚及甲殼類。
由胃內含物分析得知牠們可深潛至300公尺下

分佈
限於溫帶及熱帶海域。

易混淆者:

因背鰭高大,鐮刀狀且位於中背,在遠處觀看,易與其它小型海豚混淆。又因頭鈍,背呈鐵灰色,易與小虎鯨及瓜頭鯨混淆,但後二者常形成大群,泳速較快。

個性害羞:

侏儒抹香鯨個性羞怯,不活躍也容易受驚嚇,受到驚嚇會出排棕紅銹色腸液糞便並潛逃。偶爾會躍身擊浪,然後以尾部先著水或腹部擊水的方式直接沒入水中下潛,浮至海面也總是緩慢的,不像其他鯨類在海面上向前翻滾。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苗栗湧現眼鏡蛇 專家解說應變之道

苗栗眼鏡蛇出沒人心惶惶,是外來種還是宗教團體放生
https://www.facebook.com/TanewsFB/posts/1095117043837728?pnref=story
台灣動物新聞網
泰安達觀部落眼鏡蛇事件,很多媒體報導是宗教放生造成,引起網路上一陣撻伐,我們也反對任何理由不當放生。但這些眼鏡蛇真的是被放生的嗎?

台灣動物新聞網特別為此次新聞事件造成的後遺症,訪問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林思民副教授,做深入報導,期盼安撫民眾的不安與擔憂。
美麗的白娘子!這麼漂亮的蛇怎麼捨得傷害牠?在宜蘭路邊發現的白化眼鏡蛇。白化動物大多是人工繁殖。在野外發現也大都是不明原因遭棄養放生,實際上被棄養的白化動物在自然界容易被天敵發現,覓食可能也比較困難。   賴志明 提供

林思民教授表示,當大家聚焦在「台灣沒有適當的血清,被外來種咬到,那該怎麼辦?」身為兩棲爬行動物的研究者,大致上歸納以下5項澄清,希望讓民眾更加安心:
1)苗栗的蛇到底是不是外來種?黑肚子的蛇一定是被放生的嗎?
這件事情其實需要科學證據。
不能因當地居民認為「很多年沒看到蛇」或過去文獻認為「台灣西部的蛇多半是白色肚子」,就一口咬定黑肚子的蛇一定是被放生的。2008年眼鏡蛇顏色分化的文獻數據顯示東部地區的眼鏡蛇以黑色型居多,西部平原的眼鏡蛇以白腹型居多,但是在中低海拔山區,黑腹型眼鏡蛇仍然佔有一定比例。何況竹苗山區的眼鏡蛇,當時採樣非常有限。絕不可因看到黑色肚子的眼鏡蛇就斷定是放生的個體。
2
)放生案例確實有,但是那都是少數個案。每年五六月正是蛇類活動高峰,絕大部分荒地出現的蛇類都是原生動物。放生團體的行為不但形同殺生,更糟的是他們讓在地居民被誤導,對周遭的野生動物產生誤會,進而引起更多殺戮。
3)人類跟犬隻碰到蛇,都是因為人類入侵蛇類的居住環境所導致。
真正探究下來,野外趴趴走的犬隻才是人類帶入的外來種,不但自己身處險境,也造成野生動物損傷。而犬與蛇兩敗俱傷更是大家不樂見的事,但不可把問題全怪罪在蛇身上。
4)如果民眾真的被外來蛇種咬到,討論血清、醫療問題,都是治標不治本。
台灣醫療體系無法應付的外來毒蛇非常可能是來自寵物貿易(例如寵物市場私售的響尾蛇,膨蝰,或曼巴蛇),研發任何一種血清都需要高額實驗成本。貿易關口進行野生動物的進出口管制,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外來蛇種透過市場銷售管道為何?要杜絕源頭,政府顯然應投注更多的資源在野生動物的經營與保育
5媒體應該善盡本分,稱職地扮演起更多教育功能,教導民眾正確知識
避免錯誤報導促成民眾恐慌
林思民教授也說,我們都想活得自然又長壽,於是不斷入侵自然的領地,卻忘記學習如何跟自然萬物共存!台灣人跟古語中俗稱的「飯匙倩」共存了幾百年都沒發生什麼大事,為什麼到了21世紀,醫療更發達,教育更普及,反而變得更恐慌?

陽明山拍攝的新生小眼鏡蛇。生命是平等的,學習和自然萬物共存! 賴志明 提供

這篇文章,特別選用台灣不同地方發現到的眼鏡蛇照片,不是製造恐慌,而是想讓大家瞭解牠跟人類生活領域重疊
眼鏡蛇棲地在台灣中低海拔山區,被列為保育類動物。
海拔超過300眼鏡蛇就很少,500以上就幾乎沒了,
因為溫差大的環境眼鏡蛇太難存活了。
而海拔700還是可能發現眼鏡蛇,應該是當地氣候地形適合。
像日月潭海拔700多,也有發現牠們蹤跡的紀錄。即便如此,
牠們還是喜歡在溫暖有水且比較平坦的荒地和田間,甚至海邊都有機會和牠們相遇。台灣的眼鏡蛇還會吃魚呢!!
有趣的是人會怕冷會感冒,眼鏡蛇跟人一樣也會怕冷,也會因溫差太大造成支氣管發炎,也會因感冒引發肺炎而死亡!
牠們的感冒症狀跟人一樣也會流鼻涕,咳嗽(好想聽聽咳嗽聲啊)
其實,人類引發肺炎的細菌一樣會感染爬蟲類!!!
高雄市美術館觀察蜻蜓時拍攝到游泳中的眼鏡蛇。牠們喜歡在溫暖有水而且比較平坦的荒地和田間,甚至海邊都有機會看到,其實牠跟人類的生活領域是重疊的。Wu Bird醫師提供
既然眼鏡蛇棲地在台灣中低海拔山區,又被列為保育類動物。人為什麼卻聞蛇色變呢?
因為對蛇的喜惡不同,加上多數不瞭解而產生恐懼。媒體對眼鏡蛇的幾點報導也讓人加重了不瞭解而引起莫名恐懼,例如:
破壞蛇族生態??
7、8月後蛇類活動頻繁,較能看出乾旱是否造成蛇增多??
官方單位縣農業處也說,除了民間走私一批批眼鏡蛇,也有因宗教宣傳放生而進口眼鏡蛇,使得眼鏡蛇越來越多,成為強勢蛇族??
感覺眼鏡蛇的話題就是一直在製造讓民眾恐慌的無知導向。是不是有人亂講話都不查證,接著很多就變成人云亦云之後的莫名害怕。事實上,天生沒有理由就是討厭蛇的人,天生怕蛇的都大有人在啊!政府要做的應該是邀請深入瞭解並對生態環境正確理解的人來介紹講解為民眾釋疑解決因不瞭解而莫名害怕的恐慌啊!!

台灣的蛇類其實不會主動攻擊人,且牠們是很隱密,又很環保節能的動物,非必要不會做耗能的事。蛇更不會沒事去咬人,又不是人會跳針亂砍人!!們進人類家裡常常是吃飽了想找安全的地方躲藏。大都是受人類驚擾才有自衛動作。

外來種的強勢面比較被擔憂應該是如果跟本土原生種成功雜交後衍生的問題(這些都得仰賴研究才能有正確結論),跟生態鏈是緊密的關係,卻也是最不被大眾重視的一環。不論環染,生態物種,層層影響最後其實都是人類要概括承受!

其實,包括我自己以前也很怕蛇,誇張到連看照片都害怕,但為了寫文讓讀者們瞭解蛇並不可怕,找資料也讓自己看很多照片,過程中,漸漸對蛇瞭解而放下過去無知的恐懼。

眼鏡蛇是蝙蝠蛇科,其實蝙蝠蛇科的都很膽小。像很多人以為眼鏡蛇一直都抬著頭,一直抬頭不累不酸嗎??抬頭是因為受到激怒反射的威嚇動作!!所以,眼鏡蛇站起來只有一個目的:「把你嚇走」蛇「絕對」不會追你,沒有例外!


小時記憶裡我家常有蛇進屋,把我嚇得跳到桌上都嫌不夠高,非爬上沙發椅背上。事實上都是我自己在挨挨叫啊,一次也沒被咬到!!後來才知道蛇沒有耳朵的構造也沒有聽覺神經,枉費我叫再大聲牠也只能用身體的肌肉感覺聲音的波長和頻率震動。難怪成語"打草驚蛇"原來就是這樣把牠驚跑。



拉拉山白腹眼鏡蛇!蛇變多了?是不是反而要思考是否牠的棲地遭到破壞?
處理蛇類出沒民宅案件,最辛苦的消防人員要擔心自己受傷,也可能使用蛇夾傷害無辜的蛇。呼籲各地兩爬團體跟消防單位合作,如果有通報蛇類出沒,是否能有兩爬團體的人一起協同處理?

台灣毒蛇小學堂:
台灣的毒蛇大多不會主動攻擊人。對於毒蛇,人們普遍存在著太多誤解,因誤解而造成彼此傷害。若是怕蛇,或遇到無法辨識的蛇類,只需小心繞行通過。
「別再以頭型辨別是否是毒蛇」以往說毒蛇頭型是三角狀,這才是可能致命的錯誤觀念。因為,圓頭蛇不一定都無毒,像眼鏡蛇、雨傘節等都是圓頭毒蛇;若認定三角頭的蛇為毒蛇,也可能誤殺無毒種類。貿然以棍棒驅打蛇類,也容易造成蛇的無辜傷害。

家裡現蛇蹤該怎麼辦?夏天是蛇類繁殖季,所以這時間看到都是成體居多,到夏季末看到便都是幼體。若家裡出現蛇類,不要慌張也別驚動牠,盡可能看住牠保持在原處,相關單位接獲通報後到達才能快速排除情況;不慎被咬,務必拍照或記下蛇類花紋,以便送醫救治時提供有效醫療。

被蛇咬不是清一色不能使用彈繃
是"出血性毒蛇"咬傷不建議使用彈性繃帶纏繞!!

因為組織加壓過度可能造成缺血(類似腔室症候群)
因應每個地區常見的毒蛇咬傷種類不同
彈性繃帶纏繞主要來自於神經性毒的動物研究